停牌近一年后,被稱為“新三板互聯網第一股”的中搜網絡(證券代碼:430358.OC,現證券簡稱:ST中搜)股票7月10日甫一復牌便遭遇暴跌。
根據Choice數據,中搜網絡復牌首日股價報收于1.03元,最低時跌至0.97元,跌幅達54.63%,市值遭腰斬,由復牌前的2.56億元縮水至1.16億元。
作為2013年年底即已掛牌新三板的老牌互聯網公司,中搜網絡曾是新三板上炙手可熱的明星股,一年兩次融資近3億元,股東戶數達到767戶。但同時,中搜網絡發(fā)展也一路伴隨爭議,因客戶和投資者舉報被調出創(chuàng)新層、持續(xù)虧損等因素無疑為其發(fā)展蒙上陰影。如今股價市值皆跌至谷底,昔日風光何時再續(xù),需要打個問號。
持續(xù)虧損戴“ST”帽
互聯網公司的通病——燒錢又虧損,在中搜網絡身上同樣未能幸免。
2014年可以說是中搜網絡在新三板融資的“黃金時代”。這一年中搜網絡完成兩次股票發(fā)行,合計募資近3億元。到2014年年底,中搜網絡貨幣資金達到3.77億元。
此后,中搜網絡貨幣資金每年以1.4-2.1億元的速度減少,2015年年底貨幣資金為1.64億元,到2016年12月31日僅剩2261.17萬元。
另一方面,中搜網絡業(yè)績也走上下坡路。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搜網路已連續(xù)虧損4年,每年虧損額在1.2億元以上,2016年達到頂峰,虧損超2億元。與此同時,中搜網絡營業(yè)收入自2014年后一路下滑,從2014年的2億元下降至2016年的6933.89萬元。
6月28日,中信建投證券關于中搜網絡被實施風險警示的提示公告伴隨其2016年年報一起發(fā)布。中信建投證券在公告中指出,中搜網絡2016年虧損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6433.63萬元,凈資產為負。遭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認為中搜網絡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因凈資產為負值,自2017年6月30日起,中搜網絡股票簡稱變更為“ST中搜”。
同時,中信建投證券提醒投資者注意中搜網絡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挖貝網查詢中搜網絡2016年年報發(fā)現,其資產總計1.82億元,負債總計2.24億元,資產負債率(母公司)75.59%,資產負債率(合并)122.59%。
股價市值跌至谷底 數百名投資者被套
作為曾經的新三板明星股,中搜網絡受歡迎程度不僅體現在融資的快速上。
2015年3月23日,中搜網絡開始采取做市轉讓,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東方證券、齊魯證券、安信證券、東北證券等6家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服務。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搜網絡股東戶數已達767戶。其中,既有通過掛牌后兩次定增進來的,也有在后續(xù)做市轉讓過程中加入的。
根據choice數據,中搜網絡兩次定增價格分別為23元/股、25元/股。股票開始成交的2015年,其股價長期在30-50元徘徊,2015年3月13日最高股價達到98元。市值最高時接近50億元。
而從目前來看,不管是7月10日、11日的收盤價1.03元、1.12元,還是市值1.16億元、1.26億元,中搜網絡的股價和市值均已跌至谷底。這也意味著,通過定增和做市轉讓進入的投資者,基本被套牢。
核心商業(yè)模式待考
正如九鼎集團合伙人古志鵬在2017挖貝新三板投資大會上所言,企業(yè)要想利用好新三板平臺實現自身發(fā)展,沒有靈丹妙藥也沒有捷徑,最重要的是要把業(yè)績做好。
不管是2015-2016年在新三板的第三次股票發(fā)行遭遇滑鐵盧,還是股價市值雙雙下跌,背后原因指向的還是中搜網絡的業(yè)務。
據挖貝網了解,在成立早期,中搜網絡商業(yè)模式與百度、谷歌類似。
中搜網絡董事長陳沛曾表示,從2003年至2005年,中搜網絡是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為門戶網站提供搜索引擎,彼時,新浪、搜狐、網易、TOM等均使用中搜網絡提供的搜索引擎。“所以,我們在背后與百度、谷歌是直接的競爭對手,也是谷歌在國內真正的競爭對手。”陳沛說。
但在資本運作上,中搜網絡卻落后于百度。2005年,中搜網絡與百度一起沖擊納斯達克,卻因股權結構等原因失利。
而據陳沛所言,中搜網絡2004年從慧聰網拆分后實際上已錯失了和百度競爭市場的機會,“2004年的百度已經很強大了,如果你做的東西和百度差不多,誰愿意試一試呢?”
在此背景下,中搜網絡開始探索被陳沛稱為“第三代搜索技術”的新搜索業(yè)態(tài)。與國內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提供的條目羅列形式的第二代搜索結果相比,用戶輸入關鍵詞后,在中搜網第三代搜索平臺上得到的搜索結果是一個分門別類的信息,用戶可以更加簡單快捷地實現所需信息和知識的瀏覽,使任何一個關鍵詞都能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
但事實證明,中搜網絡產品獲得的市場認可有限。來自CNZZ數據中心的搜索引擎評測顯示,CNZZ給予了中搜1顆星的差評。而2016年6月因為公司客戶和投資者舉報而被調整出創(chuàng)新層更是暴露了中搜網絡和客戶之間的脆弱關系。
在業(yè)務轉型上,中搜網絡也慢人一步。海外上市受阻,拆掉紅籌架構備戰(zhàn)創(chuàng)業(yè)板一定程度上拖慢了中搜網絡的發(fā)展腳步。
為了實現盈利以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中搜網絡砍掉了一部分并不盈利的業(yè)務,在2011年、2012年成功實現凈利潤6015.17萬元、4121.26萬元,成為了一家盈利的互聯網公司。但相應的,這也導致了中搜網絡在戰(zhàn)略規(guī)劃、投資項目等方面受到限制,在移動互聯網大潮到來時沒有及時轉型。
從2016年年報來看,中搜網絡已經徹底拋棄了傳統(tǒng)PC搜索領域業(yè)務,轉而搭建了從內容服務到社區(qū)到電商的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在2016年步入運營期。中搜網絡也將持續(xù)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于轉型后,原有傳統(tǒng)互聯網相關業(yè)務收入大幅下降,而打造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資源投入大,變現期長,技術積累和生態(tài)優(yōu)勢尚未完全釋放。
目前來看,投入巨資耗時3年打造的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否讓中搜網絡重演輝煌,仍然未解。
相關閱讀